交文友,学写作,就到作文批改网! | 收藏本站专版专栏 |RSS订阅     欢迎,朋友 | 免费注册会员登录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会员中心
蝉事
发布时间:2014-06-16 23:02:45 作者:乔俊文 发布者:minerhaoxue 浏览次数:2840  类别:我的随笔  
山东省 >> 临沂市 >> 郯城县 >> 郯城美澳学校


蝉事

乔俊文

时令逼近芒种,一场农事即将到来。

我已远离农事五六年之久。机械的普及,已经使得过去以字当先的麦收不再让农民们多么紧张,父母的那几分地的麦子,业已不需我们兄妹几个像五六年前那样回去挥汗如雨,一台收割机一二十分钟就可解决问题。然而麦收的到来,却提醒我,芒种之后就是夏至,蝉们就要登场了。

我关注蝉,并非要以“寒蝉凄切来渲染离愁,亦非以居高声自远,非是籍秋风来托物言志。我之关注,乃舌尖上的关注,实为满足俗而又俗的口腹之欲。蝉之幼虫、成虫,烹法,各异,却都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是大自然给予人们的慷慨馈赠。然而,我欲诉诸文字的目的,却又不单纯是为了介绍美食,更让我念念在兹的也许正是捉蝉烹蝉的旧事,我谓之为蝉事。

小时候,夏夜在院里乘凉,爷爷除了讲故事,有时也“破闷”(猜谜语)。有一次爷爷说了这样一个谜语:龟腰拉巴这些年,出了园门黑了天,步步走的登天路,深更半夜变容颜。爷爷对“容颜”二字稍作解释,我就猜出谜底是解了猴子(蝉的幼虫,也有叫知了猴子的。我们当地称蝉为解了,而不是知了)。这个谜语形象地道出了蝉之羽化的过程:傍晚时分,身体略带弯曲的“解了猴子”就用胸前的那对大钳子掘开地面,出了家门就开始向周围的树木爬去,夜深时分,当它觉得爬得足够高足够安全时,就开始蜕皮羽化。我从懂事起,每年夏天都要捉蝉,对它们那么熟悉,怎么会猜不出呢?甚至有一次,爷爷在大门口和邻居乘凉闲话时,就捉到了一只爬到他身上的“解了猴子”呢。

蝉在傍晚或天黑以后才出洞,小孩子们可没有那么多耐心等候。放了下午学,三五成群,拿了小铲子,就在一些大树底下曾经出过“解了猴子”的洞旁,掘来掘去。一些性急的“解了猴子”此时已经挖好了向上的洞,只有顶上的一层土尚未捅破,在等待天黑的过程中,阴差阳错地就成了这些性急孩子的“俘虏”。小孩子捉上一二十个“解了猴子”,就已经抵御不了美味的诱惑,急急忙忙地跑回家,把“解了猴子”用清水洗一洗(性急的,也有不洗的),趁着家里锅灶下余火未熄,忙把“解了猴子”埋到暗火里,几分钟,锅灶下就弥漫出诱人的香味。性急的,急急忙忙就扒出来半生不熟地吃了;有经验的,耐着性子再焖那么一会,那烧好的“解了猴子”才美味。把“解了猴子”从灰里扒出来,吹掉灰,剥去烧焦的皮,露出烧得焦黄的“解了猴子”,看一看,今晚也得多吃一个煎饼呢。很多孩子在大快朵颐之后的夜里,常常做梦捉“解了猴子”呢。

那时候,农村只有少数成年人才有手电,所以天黑前的傍晚时分,是大多数人捉“解了猴子”的最佳时机。房前屋后,村头巷尾,只要有杨树、柳树、梧桐树,甚至是其他杂树,都可能有“解了猴子”。饭后茶余,男女老幼齐出动,捉“解了猴子”呀! “解了猴子”刚出洞,正在朝树上爬,或刚刚爬到树根部,此时,人们都变得好眼力,很快就发现了这些爬爬停停的小东西,悉数收入瓶中。有的“解了猴子”刚刚把头顶的土捅破一点点,就被细心的人发现了,轻轻一抠,就生擒活捉了。天再黑一点,就看不清了,大部分人就回去了。再说,明天生产队还有活呢。可一些精灵的孩子,尽管没有照明设备,可凭着经验用手摸,还要再坚持一会儿,所以他们的收获也常常比别人多。据我的观察,有这样心性的孩子,后来做什么都容易出人头地呢。

我们这儿捉“解了猴子”的最佳去处不在村里,而是在村子东面的沂河里。沂河和河堤之间,有两个凭千百年的自然之力堆积起来的大沙丘,上面种满了杨树柳树和蜡条,茂密无垠,最是出产“解了猴子”。在里面捉“解了猴子”才有野趣,树林里氤氲了一天的草木的气息随着夏夜的凉风向四处扩散,脚下是软绵绵的细沙,四周是茂密的林子,每走一步,都有树木的枝条牵拉着你,一切似乎都是不可知的,是神秘的,似乎连“解了猴子”也带上了一点灵气。天黑了,大部分人都回去了,此时一些半大不大的小子们才带着照明设备赶来。他们不屑与那么多人一起去捉有限的“解了猴子”,又比那些小孩子们有精力,更重要的是有照明设备,剩下的时间里,这片世界就是他们的了。当然,照明设备不只是手电,还有从旧轮胎上剪下的气皮,但是烧不久就熄灭了,最后还得使用珍贵的手电。此时有幸躲过捉蝉大部队的、或者才出洞的“解了猴子”,已经慢慢爬到了树的高处,所以此时捉“解了猴子”的人主要是向上搜寻,而工具也就相应地多了一根杆子。一旦照到了“解了猴子”,用杆子轻轻一戳,“解了猴子”应声落地,再用手电朝朝落地的地方照去,“解了猴子”往往正六爪朝上挣扎呢。当然,也有因为地上蜡条草丛太密找不到的,捉“解了猴子”的人也不会太在意,他们反正也不想把“解了猴子”赶尽杀绝。至于那只“解了猴子”是再走一趟“登天路”呢,还是落入了天敌癞蛤蟆之口呢,就不得而知了。

捉到晚上九点十点左右,已经不能说是捉“解了猴子”了,因为此时“解了猴子”大都开始羽化成蝉了。“解了猴子”紧紧抓住树皮,在后背裂开一道逢,头部先慢慢出来。上半身解放后,此时已经成蝉的它倒挂着慢慢展开双翼。整个过程大约需要一个小时,此时的蝉身体嫩黄,双翼嫩绿,远远看去,却是一团嫩白,因此号称“白解了”。此时此刻,应该是蝉的一生中最美丽、最惊艳的时候,也是最脆弱的时候,一旦此时受到打扰,这只蝉就残废了。而此时的捉蝉人,看到“白解了”的心情也应该是复杂的吧:有收获的喜悦,又有一点怜惜的不忍······要不很多人捉到“白解了”为什么要在手里把玩一会才放入袋中呢?捉一会“白解了”,捉蝉人慢慢乏了,收获已足够一家人享用了,就陆陆续续地回家了。那时,没有人想到卖蝉,因为人人会捉啊。再者,家家的食用油都金贵着呢,烹蝉要么煎,要么炸,都费油,捉多了只能送人!人一走,树林里风清林静,真正是蝉们的天下了。展开双翼的蝉,翅膀慢慢变硬,就具有了飞来发去的能力,而雄蝉就要开始歌唱它们短暂的生命了。

成蝉的翅膀虽然大部分是白色,身体却变成黑色,所以我们当地称之为黑解了 “黑解了”的皮柴而硬,在有“解了猴子”捉的时候,是没有人理会它的。等到“解了猴子”罢了,人们才关注起“黑解了”。把“黑解了”捉来,去翅,一刀两半,加花椒、辣椒、食盐腌上入味,入油炸过,脆而香,用本地的煎饼一包,颇能下饭,只是费油。然而“黑解了”的趣味不只在吃,更在捉的过程,与钓鱼有异曲同工之妙,但似乎比钓鱼少了些等待的煎熬,多了些积极主动的意蕴。我们这里“捉黑解了”称为“粘解了”,事先需要准备好一根足够长的竹竿,还要准备“粘子”。“粘子”的具体做法如下:取小半碗面粉,加少量水和成面团,然后把面团放到清水里一遍一遍的揉洗,直到把面团里的淀粉全洗掉,只剩下面筋,水清为止。粘子做好了,最好放在大树叶子里保湿,否则一接触空气,水分一蒸发,粘子就特粘,就不好操作了。放在水里也不行,因为从水里拿出来好一会晾不干,会耽误事。后来有了塑料包,粘子放在里面最好了-------此是后话。

做好了粘子,就在竹竿梢上缠上几圈棉线,这样是为了增加粘子与竹竿的粘合力。在去树林之前,就在竹竿上放好粘子,到了树林正好发粘。“粘解了”最好是中午去,此时天热,“解了”翅膀干燥,且“解了”乏累而警惕性差,人最易得手。在树下发现了“解了”,人必须凝神屏气,手不晃动,把装了粘子的竹竿从“解了”身后慢慢靠近“解了”,待到离“解了”身体只有一扎距离时,说时迟,那时快,粘子要快速准确地戳到“解了”的翅膀上。此时“解了”再想挣脱已经晚了。此时人们可以悠闲地把竹竿收回,手上沾点水,才能把粘子和蝉的翅膀分离。如果没有水,人的手上很快就粘满粘子,最后变得又黑又硬,好不难受。有些生手粘“解了”,开始时心不静,竹竿乱晃,早已引起“解了”的注意,杆子靠近“解了”时,出手又不果断,“解了”很容易逃脱,而且在逃脱时,还要撒上一泡蝉尿,如果你正张着嘴,那泡蝉尿正好给你解了渴,顺便嘲笑了你的低能。大自然也是怕硬欺软啊。

这几年,沂河里的抽沙船天天抽沙,已经把大自然积攒了几千万年的沙抽干净了,村东的那两片林子自然没有了,钱的魔力真大啊。听父亲说,村子周围的树也少了,人们的闲工夫也少了,村子里除了少数孩子,已经没有几个人捉蝉了,或者说没有多少蝉可以捉了。可是,我分明看到我所在的县城的早市上,卖蝉的人在成桶成桶的卖“解了猴子”啊,他们是从哪儿弄来那么多的“解了猴子”呢?还应该是金钱的魔力吧。每年的夏天,我都要买上几百个“解了猴子”带给父亲。城里的儿子给乡下的父亲带“解了猴子”,这应该是蝉事的另一个版本了吧?

李之怡 共164篇 推荐7 优秀5
姜恩泽 共108篇 推荐22 优秀10
刘鼎轩 共98篇 推荐36 优秀24
马维霞 共80篇 推荐0 优秀1
陈永娟 共64篇 推荐15 优秀9
江秋 共63篇 推荐2 优秀2
陈乐乐 共60篇 推荐3 优秀0
胡豆儿 共59篇 推荐9 优秀7
房云玲 共57篇 推荐47 优秀5
董千里 共55篇 推荐30 优秀22
友情链接:百度   新华网   人民网   中国政府网   凤凰网   央视网  卫星地图  大师邦
关于本站 | 合作加盟 | 积分计划 | 联系我们 | 投稿须知 | 版权声明 | 问题解答
作文批改网 www.duzhenfang.com 地址:山东省临沂市罗庄区 电话:13864984078.
备案编号:鲁ICP备12014725号-1,设计制作:作文批改网
78.125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