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文友,学写作,就到作文批改网! | 收藏本站专版专栏 |RSS订阅     欢迎,朋友 | 免费注册会员登录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会员中心
巾帼英雄唐洪玉
发布时间:2017-06-08 05:43:28 作者:作文批改网 发布者:qq7600981E 浏览次数:4073  类别:我的随笔  
作文批改网


    唐洪玉(1912.8---1983.10),今罗庄区褚墩镇东卜庄人,人称“唐大脚”。抗战时期,曾参加过三冲奔袭战、汤庄阻击战、北大岭伏击战、东卜庄巷战、小桥头之战、保卫杨团起义战;解放战争期间,积极投身于支前、动参等工作,多次被评为支前模范,曾参加过解放小王庄、解放谢庄、解放马圩子等多次战役,真可谓“巾帼不让须眉”。

走上革命路

     唐洪玉的父亲唐作俊最早要饭为生,在苏北马圩子要饭时曾给一个卖油条的烧火赚点饭吃,偶然的机会结识了一户开明地主的子弟马百涛。马百涛很受家庭宠爱,最喜欢和唐作俊玩耍。他的父亲就留下唐作俊陪伴儿子。等马百涛长大后去德国留学,又让唐作俊陪读四年。唐作俊在德国学会了蒸酒技术,回国后为东卜庄村的地主陈兆顶蒸酒。

     唐洪玉出生后,父母忙于蒸酒,由给地主做长工的奶奶将她带大。唐洪玉8岁进入美国办的基督学堂学习圣经,兼学珠算、毛笔字等。14岁辍学给陈兆顶酒店卖酒、记账。小小年纪便历尽磨难,饱经风霜。附近峰山村的村民王维去东卜庄买酒,偶遇聪明伶俐的唐洪玉,见她小小年纪却又如此干练颇有好感。在与酒店主人陈兆顶的闲谈中,得知这是酒店蒸酒把式唐作俊的女儿,便请陈兆顶做媒,将自己18岁的儿子王经堂作为唐家招赘女婿。王经堂6岁丧母,父亲王维常年在外做工,跟兄嫂一起生活。双方一拍即合,就这样唐洪玉与王经堂结为夫妻,一根藤上的两个苦瓜连在一起。

     婚后,王经堂在酒行帮忙。唐洪玉教他识字、打算盘。1933年,他们生下一个女儿,起了个名字叫“香香”,长得胖胖的、壮壮的。1935年,第二个女儿出生,起名“甜甜”。夫妻俩相敬如宾,夙兴夜寐,辛勤操劳,小日子过得也算殷实。

     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践踏了她的家乡,她们一家跟千千万万个中国家庭一样,陷入水深火热之中。

     这年冬天,八路军来到她的家乡开辟抗日敌后根据地。她们夫妻双双接受了地方党组织的教育,相继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义无反顾地投身到革命事业。唐洪玉的入党介绍人为郑丁芸(临沂县****任县长丁梦孙的夫人)。丈夫王经堂参加了地方武装青年营,在区上从事武装斗争;唐洪玉则在桥头村以开酒店为掩护,从事地下工作,传送情报,散发传单等。

三冲奔袭战

     19386月,唐洪玉和王经堂一起回峰山老家看庄稼,听到乡亲们义愤填膺地讲,鬼子在三冲安了据点,趁峰山逢集在半路抢粮,并用刺刀穿透峰山一吕姓放猪娃,扛在肩上行走,直到孩子疼死,手段极其残忍。夫妻俩回到桥头,向上级做了汇报后,在自家后院里秘密组织群众,策划复仇方案。

     811日白天,大家趁赶集之机察看了三冲地形,摸清了敌人兵力部署情况,又与三冲干地下工作的同志接上头,进行了分工。

     晚上,月光明媚。一切准备妥当后,队伍悄悄出发了。大家怀着兴奋的心情,来到三冲村南、离村一里多的地方。吴大队长命令大家原地休息。稍等片刻,后面抬担架的、抗铁桶的、担鞭炮的也陆续赶到了。大家聚在一起,由吴大队长作了具体分工:

     徐副队长率领主攻部队从南门正面进攻,火力组配合,吸引敌人注意力;如前行受阻,各自找好工事掩体,与敌对峙,消耗敌人火力。

     王经堂带一个组8人,4人带枪4人不带枪,作为主攻部队的左翼。

     唐洪玉带“七兰”(杨红兰、王应兰、臧寿兰、李月兰、季开兰、夏莲兰、张希兰)分队,作为主攻部队的右翼。

     左右两翼的任务艰巨,既不能轻易暴露自己,又要出其不意打击敌人。在战斗尚未打响之前,分别从南门东西墙阕登上门楼,缴获敌人枪支补给缺枪的同志;然后由左右走道下去悄悄打开南门,使主攻部队顺利进村。如遇到敌人哨卡,一定要设法靠近,先发制人,将他们干掉。在左右两翼所经过的区域,做内应的同志已经做了周密安排,将梯子、绳子等准备齐全。

     火攻组的任务是离三冲南门250米左右,分别摆开8只大铁桶,里面装满鞭炮,8位同志手持点火器具在大铁桶前藏身,接到命令后一起点着引信。又命令16位同志,其中8人每人抱着一只斗鸡(这种鸡体大健飞,鲁西南的同志为完成这次任务专门送来),将鸡头挽在鸡翅下,两臂抱住别让鸡露头叫出声;另外8人各拿小鞭炮及火具,紧靠抱鸡的同志,接到命令立刻把鞭炮牢固系在鸡尾上;点燃鞭炮后,顺着大街向北把鸡扔向天空。这主要是冒充我军炮火,迷惑敌人。

     每个人还配发了一条白毛巾,系在臂上以避免误会,口令是“聚歼、聚歼”。

吴大队长他们对了对怀表,让大家各就各位,20分钟后准时行动。同志们个个摩拳擦掌。

     战斗终于打响了。唐洪玉和丈夫王经堂兵分两路迅速出击。王经堂率自己的同志甩出手搭钩(一种爬高用的保险器具,状如铁锚,两根绳系着,专拉一股,铁钩自动缩进,可以取回),顺绳梯登上了南门楼。收了绳梯推门一看,里面站岗的4名伪军已被我内线买来的好酒好菜灌醉了,一个个正昏昏大睡,稀里糊涂地做了俘虏。内线把敌人的四条枪递给王经堂,王经堂又分给了没枪的同志。

     这时16位“炮弹手”跑步进入,在极短的时间内“公鸡炮弹”发放成功;继而8门铁桶大炮一齐放响。“公鸡炮弹”腾空而起,猛向北窜,“呱,呱,呱……“”啪,啪,啪……”,真是炮火连天。

     我方炮弹手、火攻手安全撤回。主攻部队轻而易举除掉了里面的“钉子”,借着“公鸡炮弹”的光亮向北猛进。大街上敌军开始还击,部队前进受阻。两翼战斗员甩出搭钩上了民房,向下一看,敌人正在布防,一日军手拿指挥刀,“八嘎呀路……八嘎呀路……”地叫骂着,催逼伪军扛沙袋,加高南北大街工事,准备负隅顽抗。杨红兰举枪要打,被唐洪玉拦下。唐洪玉说:“别急,敌人临时还未发现我们。我们人员分散,还有四人未赶上。再说经堂他们有4位同志用的是从敌人手里缴获的枪,军火不足,不能轻易暴露自己!”可事在燃眉,必须拔掉这颗钉子。唐洪玉顺手掏出弹弓,安上石子,一弹打去,正中敌酋手腕,指挥刀“当啷”落地。他“啊”地一声怪叫,想用另一只手捡起大刀。唐洪玉拉弓飞石,一弹打中他的后脑勺,他一头栽倒。后面的同志一起开火,击毙了这个万恶的东洋鬼子。

     不料这下却招来麻烦,又一鬼子接替了指挥,敌人的火力转向唐洪玉她们。她们四人以屋脊为掩护,躲了起来。这时有个鬼子拧开了手榴弹准备扔出。手榴弹一旦扔过来,民房会被炸塌,4位同志身处险境,后果不堪设想。千钧一发之际,唐洪玉扣动扳机,一枪将鬼子击毙。杨红兰、王应兰、张希兰一齐出击,敌人的手榴弹还没掷出便就地爆炸,炸得鬼子们哭喊一片。主攻部队趁机发起猛攻。残敌向小巷溃逃,却又中了左翼王经堂他们的埋伏。在“缴枪不杀”的喊杀声中,敌人只得举手缴械。

     主力部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迅速占领了这道工事。徐副大队长命令卫生员把几个受伤的伪军背下去包扎,把枪支分发给没有枪的同志。

     此时主攻部队离敌据点只有250米。据点设在三冲大街十字路口,上盖由秫秸谷草及泥土筑成,是一尚未建成的炮楼底座。据点中的敌人发疯似的集中火力向我方打来。在这紧要关头,吴大队长率队巧妙地逼近敌人据点,趁其不备,一阵手榴弹猛炸,封住了据点射击口。突击队冒着生命危险冲向敌据点,往据点上盖泼上汽油,又用饱蘸汽油的棉团点着火。风助火势,火借风威,敌人只好在滚滚火海中拼命逃窜。部分顽固分子借着浓烟的掩护,顺东西大街向两端逃窜,不料又被埋伏在东西两门的战士生擒活捉。突然,有个鬼子在即将塌陷的碉堡里向外毫无目标地射击。吴大队长高喊:“同志们,卧倒!”大家刚俯下身子,子弹擦身而过。随即从碉堡里冲出一鬼子,手拿歪把子机枪边扫射边向外冲,垂死挣扎。吴大队长眼疾手快,一枪将他击毙。

     本次战斗我方无一伤亡。共俘获伪军62名,打伤14名,打死14名,击毙鬼子3名。缴获步枪90多支,轻重机枪各2挺,短枪4把,军刀3把,手榴弹2000多枚,军需物资一大宗。那个被唐洪玉用弹弓打倒的鬼子叫“小泉三峰四”,被大家戏称为“小泉三冲死”,正是在峰山大集率众抢粮并残害吕姓男童的凶手。

痛打夜袭队

     1939年一个漆黑的夜晚,王氏全家(唐洪玉的丈夫王经堂、三哥、三嫂及三嫂的儿子都在军队里干事,二哥及二哥家的侄子在距桥头几里远的东卜庄酒店帮忙蒸酒。王氏前后大院在家的只有唐洪玉,二哥王升堂的大夫人田氏、二夫人廖氏,大嫂焦氏,侄媳妇吴月英及她3岁的女儿改改,唐洪玉6岁的女儿香香和4岁的女儿甜甜)晚饭后围坐聊天。唐洪玉正准备让大嫂打更(就是站岗,战乱时期家家都要换班站岗。当晚是大嫂头一班),其他人准备各自回房休息,忽然听到村北2华里左右的北岭圩子有枪声,全家人急忙来到堂屋。

     唐洪玉快步上了后楼,打开后窗一看,只见桥头村北岭圩子内火光冲天,敌人的打骂声、众乡亲的哭嚎声、牛羊牲畜的惨叫声混杂一片。唐洪玉急忙关好后窗下了楼,到堂屋做了具体分工。她叫一位嫂子领着或抱着不懂事的孩子躲进地下室(战争年代家家都有地下建筑,可藏东西又能防空),备足熟食饮料,不管外面发生什么事都不要露面,更不允许哭闹;又叫另一位嫂子把两头拉车的大牛从棚里赶出来。她打开后院小东门吆喝着两头大牛奔向中心街,把牛分别套进两辆装满木棒的车辕内,松开捆木头的绳子,系紧牛脖绳让牛拉着车前进。她想,在无车把式驾车的情况下,木头滚落发出的撞击声可以惊醒众乡亲起来御敌。

     一切安排完毕。唐洪玉双手提枪跑步上楼,打开后窗再向北看,只见一支队伍正杀气腾腾向南扑来。唐洪玉让侄媳妇先把大嫂送进地下室,然后过来帮忙向备用枪梭里押子弹。

     敌人由于屡次外出扫荡没吃过亏,胆大骄狂。他们逼近了后楼,走到离唐洪玉家几十米远的时候,嘴里叫个不停,并用手电向楼上乱照。

     唐洪玉瞅准时机,双手扣动扳机,向敌群猛射。敌人受到重创,手电落地,顷刻间倒下数人,拖着倒地的同伙连滚带爬向西北撤了几十米。唐洪玉又打开西楼门,借机换了枪梭。敌人误以为已经撤出险境,其实还在唐洪玉的双枪射程之内。敌人卧倒喊话:“什么人打的枪?”唐洪玉也不搭话,双枪轮番使用(双枪都是德国制造的****好枪),像个发疯的野汉子猛力射击。侄媳妇不停地递送押上火的子弹梭。娘儿俩居高临下,打得敌人嗷嗷直叫,偶尔有被打中的石头,迸出道道火光。

     这时,圩子里响起了几声土炮,四处亮起灯笼火把,杀声震天。原来,刚才那两头拉车的牛被掉落的木棒吓惊了,满村乱跑乱叫。村民们爬起来壮着胆子往外连打土炮。敌人被这突如其来的喊杀声和土炮声吓呆了,驮起伤员落荒而逃。

     这次战斗共打伤7个伪军,击毙两个鬼子,其中还有一个是军官,战果辉煌。

胜利的喜悦使大家彻夜未眠。众乡亲聚在一起,有喊四婶子的,有喊四奶奶的。大家都风趣地说:“古有大将军摆过什么火牛阵,现在您老摆的是车牛阵!”引得大家哄堂大笑。

     唐洪玉痛打敌人“夜袭队”,粉碎了“大日本皇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治好了乡亲们的“恐东洋病”,增加了与敌人战斗的信心。大家白天站岗,晚上放哨,如遇小股敌人,就围而歼之;若遇大型扫荡,就来个坚壁清野,因此敌人的扫荡多以失败告终。

东卜庄之战

     19406,由于叛徒出卖,唐洪玉的丈夫王经堂所在部队被打散,王经堂率二十几人来到东卜庄五梅湖集结。

     这天夜里侦察员报告,有6位失散同志突破敌人重重包围,准备归队。王经堂亲自到离五梅湖六七里路的预定地点等候。由于路途生疏,这6位同志直到天亮才跟王经堂接上头。为了避开敌人视线,王经堂把同志们带到妻子唐洪玉的娘家,打算暂时隐蔽起来,等天黑后再去五梅湖。由于天热,王经堂和大家围坐在院子里吃早饭。唐洪玉的母亲用小车推着孩子在门口给同志们站岗。

     这时,来了一个陌生人告诉唐洪玉母亲:“大婶,昨晚唐作俊大叔(唐洪玉的父亲)的酒店被小偷偷去了一大笔钱。”唐洪玉的母亲一听就是一愣,急忙说:“我怎么没听说?”这人回答:“我上酒店买酒时刚听说的。”唐洪玉的母亲不知真假,推着孩子就往酒店跑。

     其实那人就是想把唐洪玉的母亲支开。唐洪玉这时正拿着刚烙好的煎饼送给王经堂他们吃。突然,一颗冒烟的手榴弹落到了王经堂他们围坐的饭桌前。唐洪玉手疾眼快,上前一脚踢到大门外,手榴弹顿时爆炸。撂手榴弹的家伙发现情况不妙,准备逃跑。唐洪玉怕走漏风声,随手拿枪追了出去,在东西大街将其一枪击毙。

     王经堂等7人跳过后窗,越过围沟准备过涑河撤退。正好遇到村民姚二爷,他告诉大家涑河里有敌人设下的水雷、铁丝网及镣钩,河堰上有鬼子马队巡逻。王经堂他们只好先在姚二爷家躲起来。

    姚二爷家就建在河堰坡上。以堰坡为后墙,院子是用树枝编的篱笆。日军在河堰跑马,小屋都震得发抖;鬼子在河堰歇马,马都会乱啃院墙的树枝,十分危险。

     王经堂7人离家以后,唐洪玉双手提抢,跳过西院墙,到婶子家的夹壁墙里躲藏。

     东卜庄整个村子鸡飞狗叫,乱了起来。日军每家每户乱翻乱砸。唐洪玉根据情况来回翻越院墙好几次,躲过敌人的搜查。日军采取梳篦式搜索,来来回回十几次,一无所获。

     日军官对着伪军大叫:“如果黑天前抓不到八路军,谁都别想吃饭。谁能抓住八路军大大有赏!”日军怎么也不会想到,八路军就藏在他们眼皮底下。

天渐渐黑了下来。敌人用马车从汤庄运来汽灯和三脚架,准备布置在东卜庄村各个出口。唐洪玉着急了,担心敌人连夜搜查,很可能会搜到王经堂他们,准备趁敌人还没布置好,抓紧破坏汽灯。她翻过几道院墙,飞身登上高大的围墙,顺着枝叶茂盛的大树,涉过围沟,来到涑河堰。

     敌人正在河堰上布置灯光,整个河堰灯火通明。唐洪玉顺着芦苇丛接近了敌人布下的灯,拉弓发弹将灯打灭。敌人一时慌了神,对着周围乱开一阵枪,壮着胆子又回来把灯修好。

     敌人从汤庄又调来了许多日军,准备连夜搜查。唐洪玉着了急。她发现日军群里只有一位会使用汽灯,其他都不会。这个灯手非常傲慢地说:“老子不费吹灰之力就把灯修好了。别说土八路,就是从河里爬上只王八,我也能把他捉住!”唐洪玉瞅准时机,将灯第二次打灭,趁着灯手爬三脚架的工夫,一枪将其击毙。

     这时只听见西南方向汤庄据点枪声大作,灯光全灭。唐洪玉断定是我八路军包围了敌人据点。河堰上的日军跑步返回汤庄增援,只留下几个骑兵厮守。当敌人走到西卜庄时,又遭我军伏击,被打得七零八落。

     唐洪玉发现姚二爷正在汽灯下捉虱子,就慢慢靠近与他打招呼。姚二爷招手示意唐洪玉原地不动,回屋把王经堂7人带了出来。唐洪玉嫌目标太大,容易被敌人发现,就举起弹弓将灯打灭,飞跑过去与王经堂他们聚到一起。

     王经堂告诉大家:“敌人已被我军分散,剩下的这点兵力就交给咱们吧!”大家就在芦苇荡分散隐蔽,等待时机。只见一日军骑着大马向南走来,后面跟着几个无精打采的伪军。王经堂慢慢靠近离鬼子不远的一棵大树。日军刚要下马点灯,被王经堂的飞刀正中咽喉,当场毙命。马儿受惊扬鬃昂头,飞踢炸毛,“灰灰”乱叫。王经堂挽住马缰,飞身上马,猛拍马屁股,顺河堰向南驶去。后面几个伪军大喊:“了不得了,皇军死了!”后面的两个日军骑兵闻讯赶来,正中我军埋伏,全部击毙,几个伪军吓得向远处逃去。唐洪玉把河堰的所有汽灯全部打灭,让大家将三脚架全部扔进河里。

     王经堂骑着俘获的战马,抢先赶到了东卜庄桥头。守桥两个鬼子和几个伪军看到王经堂骑着战马飞奔而来,误以为是河堰那边又来搬救兵的,大声喊着乱发牢骚。王经堂飞刀齐发,要了鬼子的命;几个伪军还没醒过神来,就被随后赶到的唐洪玉他们缴了枪。

     王经堂他们牵着几匹战马,带着胜利的喜悦,说笑着返回。

痛失双女

     1940年秋,日本鬼子组织了一次大扫荡。唐洪玉的丈夫随部队开赴前线,家里只留下她和两个女儿。她不畏风险,带着孩子继续坚持斗争。

     一天上午,她领着两个女儿,扮成回娘家的样子,前往东埠庄找党组织联系工作。当她刚走到村东头吊桥时,6个伪军拦住了她,其中一个是当地人,认出了她,说:“这就是唐洪玉,她丈夫是八路。”

     危急时刻,唐洪玉没有惊慌。她一只手紧紧拉着香香,另一只手紧紧牵着甜甜,娘仨象钢铸一般。

    其中一个歪戴帽子的伪军上来就用枪托子狠劲地捣她。唐洪玉拼命护着孩子,孩子被吓得大哭。惨无人道的伪军看着孩子哭,高兴地哈哈大笑。那个家伙还是捣,一枪托子下去,唐洪玉就是一个趔趄。她咬牙忍疼,一声不吭,怒目而视。

    伪军们围上来,捣一下问一句:“你八路男的在哪里,快说!”

     “谁是共产党,快说!”

     “你回来干什么,快说!”

     唐洪玉置生死于度外,一口一个“不知道!”

     “再不说,就要你娘仨的命!”歪戴帽子的伪军下了毒手,猛一枪托子把唐洪玉打到桥下,然后又把两个可怜的孩子扔进了水里。孩子在水里拼命挣扎。

     乡亲们赶紧围上来。有的向伪军讲情,有的跳下水,把唐洪玉娘仨救了上来。

     可是,6个伪军并未心慈手软。他们喝退众乡亲,用枪托一步一捣,将她们娘仨押到维持会据点关了起来。一连3个昼夜,轮番审讯,用尽了各种刑罚。唐洪玉始终没有说出真情。地方党组织千方百计筹集资金,托人将她们从虎口里营救出来。唐洪玉遍体鳞伤,终于得救了;可她那两个心爱的女儿因惊吓过度,在脱险后的第3天,相隔不到几小时先后死去。

     接连失去两个女儿,唐洪玉如五雷崩顶,悲痛欲绝。但她很快又从极度悲痛中解脱出来,继续投入到血与火的斗争。

西大岭之战

     1942年农历3月下旬的一天下午,唐洪玉接上级通知,晚8点至次日2点率队在桥头北大岭(东卜庄称其为西大岭)西侧褚墩至汤庄路段设伏。

     接到紧急通知的同志于下午7点钟聚集到唐洪玉家里。由于时间仓促,人员来得不齐,还有两位同志连枪都没带。唐洪玉正愁人手少,忽然想到门口有演皮影戏的,就喊了几个十几岁的可靠的男孩进来。

    唐洪玉压低声音问孩子们:“你们愿意跟着我去打鬼子吗?”孩子们都高兴地回答:“愿意!愿意!”唐洪玉摆摆手告诉孩子们:“想打鬼子就要注意保密,不准走漏风声!”孩子们点头答应。

     唐洪玉让侄媳妇吴月英及另一位同志守住大门,别让外人进来。将孩子安排到后堂屋,端来花生米、栗子和大红枣给他们吃;又安排“七兰”们做手擀面,准备饭后出发。

     唐洪玉带领其他几位同志上后楼地下室抬出军火分发下去(“双十”大扫荡后,桥头党组织受到破坏,有些胆小的都把军火送到唐洪玉家里藏着)。她又上了三楼拿出准备过年上坟用的十几盘鞭炮和两根中指粗细的缰绳。

     唐洪玉带领大家飞速赶到西大岭,命令大家挖工事隐蔽。唐洪玉8人(一玉七兰)分两组,4人一组,每组十枚手榴弹,捆成两大捆。手榴弹全部揭开保险盖,将拉弦系到一起,再牢固地拴到准备好的牵绳上,然后埋在路中间。孩子们把鞭炮理好,有点鞭炮的,有吹乌嘟嘟(牛角做的,集合队伍或者开饭用的号)的,有喊口号造声势的。李月兰、臧寿兰两人负责拉牵绳。唐洪玉告诉大家:“我们主要是伏击敌人大部队。敌人少了我们不要拉牵绳,采取其他办法解决,尽量不要暴露目标。如果敌人大部队来到,以我枪声为令,一齐拉绳,趁手榴弹爆炸时猛打,但不要追击。”

     夜间12点,褚墩方向传来枪声,随即火光冲天。根据情况判断,应是我军攻占了敌人的区公所。大家振作起来,准备伏击来自汤庄的援兵。大约1点多钟,一群日伪军从北边走过来,看上去一百人左右,既无前哨,也无后卫,一窝蜂地向前闯,有的嘴中骂骂咧咧,几个酒鬼还哼着流氓小调:“提起宋老三,老两口卖大烟。一辈子没有儿,生了个女婵娟……”如同一群下河的鸭子,毫无防范地进入了埋伏圈。

    唐洪玉发现时机一到,一枪撂倒了领头的日军。同志们听到枪声立即行动。李月兰、臧寿兰两人齐拉牵绳,两捆手榴弹一齐爆炸,顷刻之间硝烟弥漫,尘土飞扬,敌人被炸得飞上了天,嗷嗷直叫。孩子们趁机点燃鞭炮,这个喊:“王连长,你率二排从左边包抄!”,那个喊“张指导员带一排从右边包围!”,号声四起,如同千军万马包抄过来。敌人被这阵势吓得四处逃窜。

     孩子们打上了瘾,忘记了事先约定,一个个跃过抗日沟,有的向敌人投掷石块,有的拿着铁锹、洋镐向敌人追去。唐洪玉一看着了急,为了避免发生意外,急忙冲向前方,拦下了这群孩子。有的孩子还想到死尸堆里捡武器,被唐洪玉制止了。她告诫大家:“黑夜里谁能辨清死活,假死的鬼子会开枪的!”

唐洪玉带领大家顺着弯弯曲曲的抗日沟安全返回。一路上,孩子们一个个兴奋不已,都说以后还想参加这样的战斗。

策应杨团起义

     杨团团长杨廷芸,庄坞村人,早年因被大地主杨介藩诬告,打了五六年的官司,赔光了家产,蹲了“班房”,后被迫流亡他乡,直到1930年杨介藩死后才回家。抗战爆发后,杨廷芸在家乡拉起武装,很快发展到700多人,自称团长,群众称其部为“杨团”。19398月,杨团改编为八路军115师东进支队第四大队,杨廷芸任大队长。194110月“双十大扫荡”,杨廷芸全家被俘,杨只身逃走,在沂河东城南村他的徒弟于殿云家暂避。此事被山南头村伪乡长赵品路发现,赵品路通过孙永俊将此事报告给日军顾问川本。川本认为杨廷芸可以利用,便叫警察所长杨学让把他请去。面对日军的威逼引诱,杨廷芸来了个“光棍不吃眼前亏”,暂时投靠了日军。

     杨廷芸回庄坞后,派心腹徐慎典向我党汇报了他被俘经过,表明他投降日军是在逼迫下的假投降。经过115师政治部主任肖华批准,同意他为“剿共团”团长,为我党做地下工作。于是杨廷芸同时交往三家:八路军来,好菜好饭;国民党来,大烟白面;日军来了,大摆酒宴。

     为控制杨部这只武装,鲁南区党委派原东进支队第四大队副大队长冷晓东带部分干部携枪投靠杨廷芸。冷晓东打入杨团后很快当了副团长。不久党组织又派杨舒仁打入杨团,担任军需主任(这为唐洪玉借军火带来了方便),接着又派共产党员杨崇斋担任杨廷芸秘书长,掌握情报。

     国民党特务刘次章为达到控制杨团的目的,指示特务杨羽翼搜罗地痞流氓60多人,投到杨廷芸部下,对外积极反共,欺压人民;对内拉拢利诱,一年之中,发展反革命组织成员100多人。

     日军对杨廷芸并不十分信任,川本在杨廷芸周围安了一些“盯子”,庄坞伪乡长杨如泉就是川本的密探。南营子村恶霸地主汉奸刘月亭也不断搜罗杨廷芸情报,想借日军之手搞掉杨团。

     在这种情况下,我党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消灭了杨羽翼、杨如泉。194255日,由临沂县公安局长危益民带20多名公安人员生擒刘月亭,并于58日处决了这个罪恶累累的汉奸。72日,川本派13名特务到庄坞了解“反共剿匪”情况,杨廷芸立即将此消息告诉党组织,我公安人员将其一网打尽。此后杨团与党组织关系更加密切。我方曾以杨团的名义在敌占区开办油坊、煤窑、药铺等,在庄坞办了所医院,敌人扫荡时老弱病残和妇女儿童都到这里隐藏。

1943年冬,对敌斗争形势逐渐好转,党组织决定同意杨团起义,安排唐洪玉、王经堂等人由苏北赶回老家负责策应,强占以安头为中心的北至木柞、大唐庄,南至柴口、栗林、麻湖一线,牵制沂河以东敌人,保证杨团顺利举事。唐洪玉、窦礼娟、徐小嫚、张保玲4位同志先去安头联系内线同志,将敌人的兵力部署、火力分布等情况摸清。

     1944年正月16日,唐洪玉她们彻夜未眠。等到6点,由一个骑兵班护送她们到了根据地边沿。她们四人找一无人处,脱下军装换上便衣,雇了马车来到瓦窑马家,受到马家热情款待。

     17日晚,贺嗣峰把唐洪玉她们送到沂河边,备好了船只。唐洪玉一行逆流而上,船游如飞,不多时天空挂起了月亮,船已接近马头镇。这地方是唐洪玉当年卖酒的区域,路都很熟。到了北岸,突然来了一条船,一喊口令才知是17团二营派来接应的同志。唐洪玉等人上了船,正行驶间,发现河滩有盏灯,灯下有几个伪军。伪军大声喊道:“什么人撑船,干什么的?”唐洪玉她们停下船只装作修船。只见伪军后面突然来了几个推车的,直奔渡口而来。伪军大声命令:“站住,检查完再去渡口!”那几个人却不理会,放下车子快步走到伪军面前,乌黑的枪口对准他们,几个伪军举手投降。同志们押着俘虏,消失在朦胧月光中。

     她们到了庄坞地段,杨团派人跟她们对上暗号,并送上菜饭招待。唐洪玉四人随办事人员来到团部,杨廷芸亲自接见,又派护卫队用车辆将她们送到安头。唐洪玉找到安头村的杜本元、孟庆如、杨国栋等同志,在他们的帮助下,找了魏家一个单门独院的二层楼住下来,通知本地党员干部8点整到安头村东沂河毛猴园(沂河西岸面积广阔,河道错综,里面以桃树为主,地形复杂,利于隐藏,人们称它为沂河桃园也称毛猴园)集合开会。会上唐洪玉把保卫杨团起义的具体工作做了介绍和分工。

     天还没黑,唐洪玉与张保玲一起走进毛猴园,窦礼娟与徐小嫚两人在桃园外望风。

    党员干部到齐。唐洪玉给大家安排了两件事:一是让大家分头行动,摸一摸敌人兵力布防情况,多少日军、多少伪军,重型武器的数量和安置地点等;二是统计一下本地各村反动势力情况。目前当务之急是把基干民兵组织起来,以几百亩桃园为宿营地,等大部队来时配合主力作战。武器可以向杨团借用。

     唐洪玉派人将信函送到庄坞。杨团长见信后,立即将300支枪、20000发子弹、2000枚手榴弹、地雷等送往毛猴园。大家一致推举唐洪玉为安头村抗日队伍大队长,杨国栋为副大队长,窦礼娟为参谋长,张保玲为秘书长,杜本元为政委,徐小嫚为副政委,孟庆如为情报主任。就这样,一支年轻的抗日武装在安头村诞生。

     唐洪玉征用安头附近三辆马车,回到她的老家桥头。年迈的二嫂开门看到一年未见面的唐洪玉,激动地热泪盈眶。唐洪玉急忙向前迎去,扶二嫂坐下。前院的臧寿兰闻讯赶来,抱住唐洪玉的双肩一边流泪一边喊着:“可好了,唐会长回来了!唐会长回来了!”臧寿兰激动地跑遍了桥头四个圩子找来了杨红兰、王应兰、夏莲兰、李月兰、季开兰、张希兰,久别的“一玉七兰”终于团聚,大家喜笑颜开。唐洪玉说:“我来家就是想取点军火!”大家马上意识到又有战斗任务了,一个个睁大了眼睛。唐洪玉告诉大家:“时间还未定,就在近期。”大家都要求随唐洪玉参加战斗。

     大家齐动手,把大小武器从前后大院、东屋、地下室取出来装上马车,运到30里外的安头村。正月的晚上,天气寒冷,可大家却热血沸腾,马不停蹄地将武器按指定地点安放好。

     唐洪玉提笔写信:“孔政委、王经堂二位可好:我到目的地后,派人与杨团借来军火,在同志们共同努力下成立了地方抗日武装,共计600多人。为把仗打好,我从家中取来当年17团团长王麟阁研制的苏联军火并全部用上了,现设伏于安头村东毛猴园,望二位行动从速为盼。唐洪玉草。1944年正月二十九夜。”唐洪玉写完信让窦礼娟念了一遍,感觉妥当,就派孟庆如同志专程火速送达苏北十七团团部。

     见信后,党委马上研究,留下四营守卫苏北,其余部队全部北上,轻装上阵,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插进敌人心脏,与地方武装配合,几个小时拿下安头、唐庄等敌人据点。并通知杨团从所布防的峰山、文曲山、蝎子山、黄山等据点撤出,由我军占领。

     一河之隔的敌人出兵来犯,又被我伏兵打击,只得龟缩在李庄,向临沂告急。临沂敌军出动重兵,风卷而来。我军避其尖锐,主动撤出,设好埋伏圈。敌人不知是计,钻入圈套,以沂河两岸土堰为依托与我军开战。

     伪军大队长孙永俊,日军城防副司令黑天太郎洋洋得意:“共军不会用兵,这样的军事基地都不守。”下层军官拍马屁说:“土八路想守能守住吗?岂敢以卵击石!”

     王经堂一声令下,我方全面开火,敌人阵地一片火海。满河床的敌人不战自乱。我军趁机吹起冲锋号,埋伏在毛猴园的地方武装枪炮齐鸣,杀声震天。敌人被打得哭爹喊娘。河床内鬼子与伪军死尸相伴,战马、武器满地都是。

     敌人万般无奈只好向杨团求援。杨团回电:“东部几据点都被共军占领,我军被困其中,难以摆脱,不能前往增援。”敌人在援兵无望、难以再战的情况下,狼狈逃走,抛下军火物资一大宗。我军追杀十余里才收兵。 此后,敌人不甘失败,几次纠集队伍,结果屡战屡败。17团杀出了军威,在唐庄、安头、柴口、栗林、马湖一线站住了脚。

     经过周密准备,1944413日夜,3颗红色信号弹在庄坞腾空而起。庄坞炮楼首先起火,紧接着层山、涌泉、徐围子、黄山、兰山等杨团所属的17个据点也相继着火;与此同时,磨山、华元寿、长城等14个伪据点火光冲天。翌日,各路起义队伍打着红旗,迎着初升的朝阳,奔向预定的集合地点。杨团起义顺利成功。

母子失散

     19471月下旬,国民党军集中了8个整编师约20万兵力由参谋总长陈诚指挥,向山东解放区首府临沂大举进攻,企图与我军主力决一雌雄。唐洪玉奉命护卫撤出的鲁南党员干部家属。她马上安排人员,通知十二区60多个村庄干部家属376人,组成“鲁南家属大队”开始转移。

     215日,国民党军队八十三师、六十七师等侵占了临沂。这时鲁南家属大队刚撤退到费县山阳一带,距敌不足百里。有的牵着耕牛,有的抱着下蛋的母鸡,有的背着、领着好几个孩子,行军速度缓慢,每天不到三十里。护卫大队两辆马车仅能拖运军火、生活用品等,没法拖运老弱人员。

     队伍走了十天,还不到300里路,已经人困马乏。这天早上进入了山区,大家隐蔽休息,忽然听到东南方向有清脆的枪声。唐洪玉起身一看,发现近百名老乡被一个排的敌军追赶着,四散而逃。她命令同志们做好战斗准备。

     等敌人离家属大队近了,她举枪打倒一个小军官,同志们一齐开火。击毙敌人21人,打伤7人,活捉6人,救下了96名老乡。唐洪玉告诉老乡,回家还是打游击大家自由选择,老乡异口同声:“我们的家全被敌人烧光,粮食和禽畜全被抢走。遇到你们,就跟定你们啦!”

     唐洪玉带领大家继续北撤。傍晚时分进入了另一座山,找了个依山傍水的山洞准备休息开饭。唐洪玉召集党员干部研究了一下,决定将骡子背上的布匹、棉花拿出一部分换来当地黑灰色的毛驴和褐色的山羊(这种颜色利于隐蔽),这样既减少了行军负担,又增添了交通工具,还能为地方群众解决穿衣问题,一举多得。

     13位俘虏经过治疗,伤势也恢复了。唐洪玉告诉他们:“以后别当国军了,每人给你们2块大洋,回家种田吧!”他们异口同声:“我们不走,我们要当共产党的兵。几天来你们对我们的照顾,我们感激不尽!”唐洪玉答应了他们的请求。

     孩子们经过简单训练,都学会了骑山羊。就这样,羊驮小孩,驴驮老人,485人的队伍,分6个小队,翻山越岭,跟敌人捉起了迷藏。遇上敌人见机行事,能打就打,大胜没有,小胜无数。

     这天正行间,突然传来敌机声。敌机呼啸而来,一排排炮弹打得地上千疮百孔;一颗颗炸弹,炸得尘土飞扬。人们各找掩体卧倒,牲口、山羊原地趴下。敌机轮番轰炸,长达一小时之久。

     轰炸过后,唐洪玉开始点名,结果发现自己的儿子不见了。大家分头去找,可找了几个小时不见踪影。唐洪玉急得留了泪。由于时间紧不能久留,唐洪玉擦干泪水决定弃子行军。大家坚决反对。唐洪玉只好答应再给大家一段时间去找。

     天渐渐黑下来,同志们要点火照明去找,被唐洪玉制止了。她告诉大家:“夜晚点火会暴露目标,再说晚上找人,有可能会造成第二次失散,那样损失更大!”

     她安排大家原地不动,留下一个班为老乡站岗;亲自带上两个班的战士,分头寻找。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大家摸索着转了方圆数十里。孟庆如在一片荒坟里听出了孩子的喘气声,摸索着找到个有洞的坟子。他小心翼翼地将手电筒伸进洞里一照,却见唐洪玉的儿子在坟里睡得正香。

     孟庆如喜出望外,喊醒孩子抱出坟墓,快速带回营地。见孩子回来了,唐洪玉一把抱过孩子,又哭又笑,很是激动。大家一齐涌过去,问长问短。孩子不好意思地说:“妈妈告诉过我,遇到敌机轰炸,为缩小目标,不能跟着大人,得自己找防空工事,我跑得快就脱离了大家……我不懂什么是坟子,只知有洞就钻。敌人轰炸那么长时间,在里面不热不冷的,我就睡着了。”失而复得,有惊无险。大家收拾一下,继续北撤……

     解放后,唐洪玉任苍山县12区区委委员兼妇女主任。1965年病退,198310月因病去世,享年71岁。其丈夫王经堂,新中国成立后曾参加过抗美援朝,后任郯城县县委委员兼物资局党委书记、局长等职。1978年离休后,携家带口返回他们曾经战斗过的卜庄生活,20061月去世,享年97岁。他们一生为革命事业奔波操劳、不懈斗争,英雄事迹可歌可泣,将永载史册。

(吕金梁  王贞义 杜振方)

 

 

 


王贞义带领孩子在莒南大殿唐洪玉事迹展室前合影


唐洪玉事迹展位


唐洪玉的大儿子王贞义在介绍五梅湖


唐洪玉居住的老屋和他的二儿子

唐洪玉曾经在酒行使用过的算盘砚台和仿尺



李之怡 共164篇 推荐7 优秀5
姜恩泽 共108篇 推荐22 优秀10
刘鼎轩 共98篇 推荐36 优秀24
马维霞 共80篇 推荐0 优秀1
陈永娟 共64篇 推荐15 优秀9
江秋 共63篇 推荐2 优秀2
陈乐乐 共60篇 推荐3 优秀0
胡豆儿 共59篇 推荐9 优秀7
房云玲 共57篇 推荐47 优秀5
董千里 共55篇 推荐30 优秀22
友情链接:百度   新华网   人民网   中国政府网   凤凰网   央视网  卫星地图  大师邦
关于本站 | 合作加盟 | 积分计划 | 联系我们 | 投稿须知 | 版权声明 | 问题解答
作文批改网 www.duzhenfang.com 地址:山东省临沂市罗庄区 电话:13864984078.
备案编号:鲁ICP备12014725号-1,设计制作:作文批改网
173.828毫秒